通山:“非遗+清廉”推动廉洁文化入脑入心

来源:咸宁市纪委监委网站 时间:2025-04-10 09:04

“从政为民要清廉,莫存侥幸踩红线……”一部《三杯酒》以非遗“采茶戏”的形式,唱出了党员干部不可以触碰的纪律红线,熟悉的旋律、通俗的唱词激发起党员干部群众的强烈共鸣,达到以艺劝廉的效果。


这是通山县借力“非遗”赋能清廉建设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通山县纪委监委坚持把廉洁文化建设作为推进清廉建设的重要抓手,依托丰富的非遗资源,积极探索“非遗+清廉”的廉洁文化建设路径,把非遗的保护传承与廉洁文化建设有机结合,不断增强廉洁文化感染力、影响力和渗透力。


以“非遗+清廉”为切入点,县纪委监委充分调动职能部门和民间非遗传承人的力量,深入挖掘本地非遗技艺中的廉洁文化内涵,在非遗传承“创新”和“守艺”中注入廉洁元素,将廉洁文化和通山木雕、采茶戏、通山山歌、刺绣、大畈麻饼制作等非遗技艺深度融合,创作出快板《八项规定记心中》、山歌联唱《清风扬》、通山木雕《琢木·树人》、通山刺绣《步稳心清 路正行廉》、大畈麻饼《朴实浓厚的中秋味道》等一大批非遗主题廉洁作品,使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在欣赏非遗艺术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受到廉洁文化的熏陶。


为扩大廉洁文化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县纪委监委联合相关职能部门,依托通山县非遗馆,举办非遗廉洁文化作品展、非遗技艺体验等活动;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融入中小学日常教学中,定期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将非遗主题廉洁文化融入景区节目以及乡村社戏中,推动廉洁文化建设与文旅发展、乡村振兴深度融合。


此外,加强分类指导和监督推动,积极打造各类“清廉样本”,将闯王文化园警示教育馆、圣庙家庭家教家风教育基地、廉政文化图书馆、泰和园革命烈士纪念馆等多个廉洁教学点连点成线,集反面典型警示、榜样先进引领、红色基因传承、清廉家风浸润等于一体,线上线下相辅相成,让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理念深入人心。


“只有不断传承与创新,廉洁文化才能历久弥新。”通山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深化“非遗+清廉”模式,让非遗“老手艺”与清廉“新表达”擦出“火花”,让清风正气浸润千家万户。(李超)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