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嘉鱼县高铁岭镇广济堂村的金银花种植基地里,淡淡的金银花香扑面而来,连片的金银花树在山坡上铺陈开来,一丛丛、一簇簇,黄白相间,次第绽放,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我年纪大了,这种家门口的活正适合我。早上过来采摘,中午还有免费盒饭,工钱都是现结。”68岁的广济堂村村民代连枝一边和嘉鱼县纪委监委工作人员说着话,一边娴熟的采摘着金银花。
这份丰收的喜悦背后,是高铁岭镇传统种植产业的突破性发展。此前,嘉鱼县纪委监委在调研中发现,因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等原因,该村土地撂荒问题突出,成了制约产业发展的“拦路虎”。
该县纪委监委以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为抓手,将学习成效转化为为民办实事的动力,把解决群众产业发展难题作为检验学习成果的“试金石”,以土地撂荒问题为切入点,深入广济堂村开展基层调研,通过走访农户、与村“两委”班子座谈、组织村湾夜话等方式,全面细致摸清土地撂荒的症结,同步探索切实可行的破解之道。
在县纪委监委的监督推动下,镇、村两级联合农技人员多次走进村组,召开群众会议,动员引导农户整合土地资源,发展规模化种植。镇村干部经过多方考察,最终确定“企业+村集体+农户”的合作模式,由村委会集体流转土地,交由映雪堂药业建设示范基地,以林下经济点绿成金,实现了从500亩试验田到规模化种植的跨越式发展。
“修剪是金银花管理的关键环节,合理剪掉弱枝、枯枝和过密枝条,能让植株更好地通风透光,减少病虫害,把养分集中供给健壮枝条。”农技人员一边示范修剪技巧,一边耐心给村民们讲解。针对金银花种植中的栽种、修剪、采摘等关键环节,县纪委监委督促农业农村部门提供技术指导,精准补上村民的技术短板。
中药材产业发展到哪里,监督保障就跟进到哪里。县纪委监委立足“监督的再监督”职责定位,积极探索“监督+服务”模式,围绕惠农政策落实、产业资金管理、农业技术服务、基础配套设施建设等方面开展全方位监督,为中药材产业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我们专门成立了中药材专班,为产业发展提供全流程保姆式服务。针对中药材销售难题,探索建立‘农户+企业’合作模式,由企业对农户种植的中药材实行保底收购;同时帮企业多方对接资源,目前已与广州王老吉、国药集团中联药业等多家龙头药企签订合作协议,彻底打消了农户的销售顾虑。”高铁岭镇纪委书记吴世忠介绍道。
如今,高铁岭镇已逐步形成以金银花为核心的中药材产业布局,种植面积达1800余亩,构建起“种植+加工+文旅”的复合发展模式。当地着力引入中药材加工企业,延伸产业链条,开发出金银花补水喷雾、袋泡茶、药材香皂等产品,有效提升了中药材的附加值。今年以来,中药材种植基地已吸引约600人前来采摘体验、观光游览、品尝金银花茶。从“靠山吃山”到“养山富山”,一朵朵金银花正绽放出乡村振兴的万千气象,也让群众的“钱袋子”越来越鼓。(任蓓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