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总觉得受了处分抬不起头,没想到组织还这么关心我,不仅帮我分析问题症结,还鼓励我往前看。现在心结解开了,工作也有劲儿了!” 近日,通城县纪检监察干部来到某乡镇,对受处分干部李某进行回访时,他紧握着回访人员的手感慨道。
近年来,该县纪委监委在保持反腐高压态势的同时,始终秉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方针,把回访教育作为管党治党的“暖心工程”,推动受处分干部从“有错”向“有为”转变,让纪律约束既有力度更有温度。
该县纪委监委在回访前,与受处分党员干部所在单位深入沟通,全面了解其违纪违法性质、所犯错误情节和处分期间个人表现,因人施策制定回访教育方案和谈话提纲,推动回访教育精准化、规范化。
“干部在受到处理处分后,容易产生‘自卑’‘躺平’以及前途无望等负面心理,我们必须做好其思想政治工作。”该县纪委监委案件审理室主任周曦介绍,针对不同心态的干部采取不同的谈话方式,对心态失衡的侧重疏导解压,帮其重塑信心;对作风松懈的及时提醒敲警钟,督促整改;对消极悲观的多肯定激励,点燃工作热情;对有合理诉求的耐心倾听、全力协调,让干部真切感受到组织关怀。
为避免“一访了之”,该县纪委监委为受处分党员干部建立回访教育档案,将回访结果纳入干部廉政档案,同步共享给党风政风监督室、案件监督管理室等部门,作为日常监督、出具廉政意见、评优评先的重要参依据。2024年以来,经严格考察,4名处分期满、表现突出的干部被重新启用任职,用实绩证明了“有错干部”也能成为“有为干部”。
与此同时,县纪委监委打出激励担当“组合拳”,同步推进容错纠错、澄清正名、查处诬告陷害等工作。2024年至今,已为32名遭失实举报的干部澄清正名,查处诬告陷害4人,回访受处分干部297人。
“党纪处分是警醒更是鞭策,‘治病救人’才是最终目的。”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做深做实回访教育,把严管厚爱送到每一名受处分干部身边,唤醒初心使命,激发担当热情,让更多干部在组织的关怀下重新出发、再创佳绩。(罗奇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