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警示牌设置得不够醒目,旁边也没有配备救生圈、竹竿等救护工具……”日前,通城县纪委监委联合应急、水利、教育等部门在马港镇白竹村督查暑期防溺水工作责任落实情况,现场指出存在的问题,并督促立即整改。
当前正值夏季高温季节,未成年人溺水进入易发、多发期。该县纪委监委坚持群众关注点在哪里,监督检查就跟进到哪里,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组建督查组对全县防溺水工作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督促相关职能部门、乡镇落实好宣传、防范等工作,织密防溺水“安全网”。
督查组通过查阅台账、随机抽查、个别谈话、实地走访等方式,围绕各职能部门、各乡镇的防溺水工作部署、宣传教育、隐患排查、预警机制等落实情况进行监督。通过随机抽查部分水库、山塘、河道等易发生溺水事故的风险水域,实地查看警示牌设立、应急救生设备配备、安全巡逻等情况。针对督查发现的部分风险水域附近警示牌设置不明显、宣传教育不到位等问题,督促相关镇、村(社区)立行立改、举一反三,全面摸排辖区类似问题并整改,严防溺水事故发生。
“家长和孩子是防溺水宣传教育的重点对象。”该县纪委监委派出第二纪检监察组负责人徐报介绍,在督促县教育局及时制定印发《防溺水安全提示》《致中小学生家长的一封信》的同时,还要求全县中小学校通过电话、家长微信群、家访和防溺水安全教育主题班会等多种形式,认真开展防溺水宣传教育工作,增强家长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引导中小学生珍惜生命,远离危险水域。
此外,该县纪委监委推动各乡镇组建工作专班,联合村“两委”、驻村干部等,针对留守儿童、单亲家庭孩子等特殊群体,开展“敲门行动”,逐户宣传防溺水安全知识。同时,督促各乡镇、相关部门用好“村村响”广播,每日定时播报防溺水知识和预警信息;在“云上通城”APP、“通城发布”公众号等平台开设专栏,定期更新防溺水科普内容、风险提示及天气预警。针对经营性游泳场馆,督查组重点检查场馆安全管理制度、救生人员配备、设施维护等情况,确保政策落实到位,为青少年提供安全的亲水场所。
截至目前,该县纪委监委组织开展监督检查23次,发现并推动整改隐患问题37个。
“防溺水工作事关群众生命安全,必须常抓不懈。”该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加大监督力度,对责任落实不力、整改敷衍塞责、失职渎职等行为严肃追责问责,以精准监督倒逼各项防控措施落地见效,全力守护青少年生命安全。(吴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