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城:向诬告者亮剑 为清白者正名

来源:咸宁市纪委监委网站 时间:2025-09-18 15:30

近日,通城县纪委监委收某村民举报,称隽水镇干部杜某某存在“造假坟套取墓地补偿款”等问题,随即成立调查组,通过查阅资料、走访相关人员、调取财务账目等方式展开深入调查。

经查,举报问题不属实。同时查明,某村民为谋取个人私利,通过不实举报向杜某某负责的征地项目专班施压,涉嫌诬告陷害,被移送公安机关处理。2025年8月,该县公安局依法对其给予批评教育。

今年以来,该县纪委监委将打击诬告陷害行为作为激励干事创业的重点工作,建立健全多部门协作配合的长效机制,持续提升查处诬告陷害行为的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水平,营造良好的信访举报氛围。

“诬告不仅影响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热情,更扰乱了信访举报秩序,浪费执纪执法资源,我们坚持以‘零容忍’态度,重拳打击诬告陷害行为。”该县纪委监委信访室负责人介绍,在打击诬告陷害行为的同时,该县纪委监委对符合澄清正名条件的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及时启动澄清正名程序,运用书面澄清、通报澄清、会议澄清、当面澄清等方式,为被举报人澄清问题、消除影响。

坚持将澄清正名与查处诬告陷害工作有机衔接、一体推进。该县纪委监委联合组织、公安、检察、法院、信访等部门,建立查诬澄清联合工作制度,完善问题线索摸排移送、诬告陷害认定惩处、澄清正名通报曝光等工作机制,形成“信息共享、线索互移、联合办案”的闭环链条。另一方面,聚焦不实举报、恶意举报、多头多层多次重复举报等问题,对2023年以来的信访举报、重复举报件全面起底,筛选涉嫌诬告陷害问题线索,并联合案件监督管理室、纪检监察室等部室进行综合研判,明确办案方向,实行提级办理,确保线索不遗漏、处置不拖延。联合治理工作开展以来,该县共查处诬告案件2件,为17名受到不实举报的党员干部澄清正名。

此外,为从根源上解决诬告陷害问题,该县纪委监委坚持加强对党员干部群众的宣传教育,借助“清廉通城”微信公众号发布信访举报指南,引导干部群众依规依纪依法、实事求是反映问题。

“我们将继续加大对诬告陷害行为的打击力度,不断完善澄清正名工作机制,持续释放‘为干事者撑腰、向诬告者亮剑’的强烈信号。”该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以更实举措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让广大党员干部安心、放心、舒心地为通城发展贡献力量。(渊博)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