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通城县纪委监委不断探索提升基层监督质效的方法路径,统筹用好县乡监督力量,通过将全县纪检监察机构划分设置为4个协作片区,以构建“委机关领导、室组联系、乡镇共通、人员统筹、线索协办”的片区协作体系为载体,以推行“两员(纪检监察安全员、审查调查监督员)三会(问题线索分析研判处置会、审查调查专题会、线索案件督办会)”的工作举措为抓手,持续提升乡镇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水平。
人员统筹 推动监督力量“攥指成拳”
去年12月,镇纪委收到反映聂某某违规装修办公楼的问题线索,随即展开核查。由于镇纪委人员力量不足、人情干扰等原因,案件办理迟迟没有进展。得知这一情况后,该县纪委监委启动片区协作机制,从其所在的第一协作片区抽调4名干部组成联合核查组,共同开展核查工作,不到一周就查清了事实真相,对聂某某进行立案审查调查。
这是该县纪委监委通过深化片区协作提升基层监督质效的一个缩影。今年来,该县纪委监委将片区协作作为推动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通过“统一协调指挥、统一调配力量、统一把关业务”,推动县乡村三级联动、查管审一体协同,形成监督办案立体化工作格局,全面提升基层监督办案效能。
按照“就近协作、便于集中、优势互补、利于工作”原则,该县纪委监委将全县11个乡镇划分为4个纪检监察协作区,每个协作区分别由县纪委监委1名领导和相关纪检监察室、派出纪检监察组对应联系指导、驻点办公,开展业务联学、干部联动、监督联通、线索联办、案件联审等“五联”工作,助推力量集中、效果集成。
“不同于以往的‘室组地’联动协作区,我们将村(社区)纪检委员也纳入协作区统一管理,形成县乡村一体闭环协作链条。”该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每个协作片区可统筹调度县乡村三级人员力量70余人。
同时,该县纪委监委制定纪检监察协作区工作办法,通过明确片区设置、协作内容、工作机制和职责分工等内容,进一步提升协作区工作规范化水平。
全程管控 确保问题线索“颗粒归仓”
力量整合后,如何推动基层监督办案质效进一步提升?该县纪委监委推行“两员(纪检监察安全员、审查调查监督员)三会(问题线索分析研判处置会、审查调查专题会、线索案件督办会)”机制,通过对问题线索进行全周期管控,让片区协作“攥指成拳”的力量更强劲、监督更精准。
“我们新收到一条反映某福利院负责人违纪违法问题的线索,情况比较复杂,我们申请由协作区联动办理,快速突破……”日前,在该县纪委监委问题线索分析研判会上,派出第五纪检监察室干部说道。
问题线索的管理台账是掌握问题线索情况、开展全面梳理、科学精准处置的基础和前提。该县纪委监委充分运用“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建账的模式对问题线索进行收集管理,由案件监督管理室健全完善“1+N+3”线索库,即统计建立1册全县问题线索总台账,按照公检法机关移交、审查调查中发现、监督检查中发现、审计中发现、上级交转办等分门别类建立N个子台账,建立已受理未处置、已处置未办结、已立案未结案等3个进度台账,对问题线索逐件编号登记,始终确保线索家底清晰明了,对账销账环环相扣、处置管理闭环高效。
“我们建立问题线索分级评估体系,推行简单线索协作片区集体研判、复杂线索专题会议集中研判。”该县纪委监委案件监督管理室负责人介绍,该县纪委监委定期召开专题会,对协作片区内的问题线索根据线索类型、涉及领域、核查难度、群众关注度等进行分析研判,加强对线索处置和重点立案案件集体审核把关,促进线索精准处置。
在推动问题线索处置精准规范的同时,该县纪委监委建立超期件预警提醒和跟踪督办机制,明确问题线索处置要求,以及预警提醒、跟踪督办的具体情形、责任主体、工作流程和实施方式,对承办部门的办案数据进行周分析、月通报、季总结,以“预警+督办”模式推动超期问题线索清仓见底。
此外,该县纪委监委坚持把办案安全放在首位,实施纪检监察安全员、审查调查监督员“两大员”工作机制,由安全员确保审查调查程序安全,被审查人身心安全;由监督员加强审查调查全流程监管,对线索处置、措施使用、操作实务等方面进行管控,实现对办案安全的实时监控,有效降低安全风险。
“通过对问题线索统一管理、集中研判、跟踪调度,基层问题线索的处置效率和成案率都有了较大提高。”该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来,该县纪委监委案件办理时长平均缩短6天,初核转立案率同比上升14.4%。
业务联学 助力片区协作提质增效
“认定为贪污犯罪的基本要件有哪些?贪污的金额该如何确定?”……近日,在该县纪委监委会议室内,各协作片区围绕某典型案例的办案程序、案件定性量纪等业务知识开展研讨。
片区协作机制为纪检监察干部提升实战能力创造了条件。该县纪委监委定期举办“业务提升座谈会”,推动协作区业务骨干结合案例和执纪执法标准,对典型案件进行现场讲解培训,交流办案心得,帮助办案人员吃透纪法、启发思路、掌握技巧。在此基础上,各协作片区打破县乡、部门界限,建立“综合干部上一线、镇村干部齐办案”的跟案锻炼机制,安排长期在综合部门工作的同志和镇村两级纪检监察干部到协作片区“淬火”,持续丰富干部监督办案经验,提升履职能力。
“我们还通过将人工智能与纪检监察工作精准对接、深度融合,有效提升协作片区监督办案的精准性和时效性。”该县纪委监委信息保障中心负责人介绍,针对工作中存在的纪法适用困惑、数据统计分析难、公文写作内容同质化等问题,该县纪委监委积极探索“纪检监察+人工智能”实践路径,创新搭建安全可靠、保密性强的大模型智慧助手平台,通过智能匹配关键要素、自动化分析等技术优势,推动公文写作更加规范、数据处理更加高效。
此外,该县纪委监委聚焦协作片区内案件质量提升,健全完善“主审人+协审人”审理机制,由审理室干部与协作区干部共同开展案件审理工作,通过对证据材料的详细梳理、违纪违法事实的审核认定、处分意见的讨论交流等方式,有效促进基层纪检监察干部业务能力提升。
“我们将在纪检监察协作区的协作形式、工作内容、机制保障等方面不断补短板、强弱项、固优势,推动片区协作常态长效运行,不断提升基层监督质效。”该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说道。(高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