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秋时节,在嘉鱼县潘家湾镇蔬菜种植基地,连片整齐的田垄间,菜农们正精心为甘蓝除草。一株株甘蓝舒展着宽大油亮的叶片,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焕发着勃勃生机。
“今年的甘蓝长势如何?技术指导服务到位了吗?”眼下正值甘蓝生长期。连日来,嘉鱼县纪检监察干部深入各蔬菜种植基地、村合作社、蔬菜种植大户与农户面对面交流,实地了解蔬菜生长态势、技术指导服务落实及产销保障情况。
嘉鱼县作为与山东寿光齐名的蔬菜大县,2024年全县蔬菜播种面积达46万亩,年产量超180万吨。其中甘蓝产量位居全省首位,是名副其实的“中国甘蓝之乡”。
为守好群众致富的“金饭碗”,嘉鱼县纪委监委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考察时提出的“走科技之路、质量之路、品牌之路,把蔬菜种植这个富民产业进一步做好,让更多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指示精神,将强化一线监督作为护航蔬菜产业发展的关键着力点,发挥“室组地”联动监督优势,组建三个监督小组,紧扣县委产业发展规划,紧盯蔬菜“育、管、加、售”等重点环节,通过查、访、谈、督相结合的方式,发现并破解制约产业发展中的痛点、难点、堵点。今年以来,已发现技术服务保障不到位、销售渠道不畅等制约产业发展的问题34个,提出意见建议11条,推动并解决问题20余个。
此前,该县纪检监察干部在潘家湾镇开展蹲点监督时了解到,该镇蔬菜冷藏能力只有1600吨,仅占全镇蔬菜总产量的0.33%。由于冷链设施不完善,蔬菜集中上市时,难以实现错峰销售和长途运输,影响产业效益和农民收入。
针对这一发展瓶颈,该县纪委监委随即督促属地乡镇和有关部门加快打造冷链集配中心,并对项目立项、施工、验收等环节全过程跟进监督,确保工程高效推进、质量可靠。据了解,该冷链集配中心预计于今年10月底全面竣工并投入使用。
“特色产业发展项目多、资金多、受益面广,容易滋生‘蝇贪蚁腐’。”该县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负责同志介绍,县纪委监委联合县农业农村局、审计局、财政局等职能部门,全面梳理汇总近年来全县蔬菜产业项目,围绕人、财、物等重点,按照“一项目一清单”,对产业规划审批、资金拨付使用、惠农政策落实等环节,开展点对点、嵌入式监督,大力整治套取、截留、挪用惠农补贴资金等问题。
为进一步促进产业增效、农民增收,推动蔬菜产业发挥更强的辐射带动作用,该县纪委监委紧盯“公司+合作社+农户”等产业模式,围绕合作社运营管理、利益分配机制的公平性与透明度,聚焦土地流转、租金发放、务工收入等关键环节开展全链条监督,确保集体资产保值增值、收益分配规范。目前,该县蔬菜专业合作社达到414家,蔬菜年产值突破60亿元。
如今,走进潘家湾镇蔬菜长廊,标准化种植基地整齐划一,绿色防控设备有序分布,曾经的传统种植业正加速向科技化、生态化、品牌化转型,一幅绿色高效的现代农业画卷正在这片沃土上徐徐展开。(戴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