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艳舟在《政策》杂志发表署名文章《以作风建设新成效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来源:《政策》杂志 时间:2025-07-24 09:28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制定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开局破题,持续推进党的作风建设。八项规定一子落地,作风建设满盘皆活,党风政风焕然一新,社风民风持续向好。新征程上,纪检监察机关必须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推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取得更大实效,以作风建设新成效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一、深刻感悟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时代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作风问题本质上是党性问题。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讲,能不能解决好作风问题,是衡量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对党和人民忠诚的一把十分重要的尺子”。中央八项规定的实施是一个从破题到深化、从治标到治本、从局部到全局的系统性治理过程,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以自我革命精神推动作风建设的政治定力与战略定力。

(一)中央八项规定是新时代从严管党治党的切入口和动员令。中央八项规定看似只涉及一些具体事情,但每一项规定都直指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每一项规定都十分明确,都是刚性要求。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由此开局破题,对推动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乃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从“徙木立信”到“化风成俗”,中央八项规定已深刻改变中国:以小切口撬动全面从严治党大变局,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有力;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持续优化营商环境,高质量发展后劲十足;推动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党的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更加巩固。党中央决定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是着眼于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驰而不息加强作风建设的具体行动,必将为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新的强大动力。

(二)中央八项规定解决了新形势下作风建设抓什么、怎么抓的问题。坚持制度治党、依规治党,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方法,是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取得显著成效的重要经验。依规治党,首先是把纪律和规矩立起来、严起来,执行起来,中央八项规定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示范和标杆作用。自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以来,一场波澜壮阔的作风改进大潮由兹而始,给党的作风建设带来历史性、开创性的改变。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闻令而动,以钉钉子精神纠治“四风”,坚决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刹住了一些长期没有刹住的歪风,纠治了一些多年未除的顽瘴痼疾。

(三)中央八项规定是长期有效的铁规矩、硬杠杠。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反复性,加强和改进作风不可能一蹴而就、毕其功于一役,更不能一阵风、刮一下就停。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225275起,批评教育和处理312907人,其中党纪政务处分221369人。这既展现了纠治“四风”的成效,也反映出“四风”问题树倒根存,反弹回潮隐患犹在。必须充分认识到,中央八项规定不是五年、十年的规定,而是长期有效的铁规矩、硬杠杠,必须以永远在路上的决心抓常、抓细、抓长,久久为功。

二、在融会贯通、知行合一中增强正风肃纪反腐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从解决‘四风’问题延伸开去,努力改进思想作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干部生活作风,努力改进学风、文风、会风”。当前,必须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从政治大局和工作全局的高度谋划推进作风建设,不断巩固拓展作风建设成果。

(一)提升政治站位。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亲自谋划确定学习教育主题,多次发表重要讲话,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为开展好学习教育指明了方向。纪检监察机关肩负正风肃纪反腐重要职责,一方面要立足职能职责推动学习教育扎实开展,另一方面要坚持更高标准、更严要求,在抓好学习教育上走好第一方阵。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深学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充分认识党的作风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事业成败,准确领会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的核心要义、实践要求,传承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全力以赴抓好学习教育,以实际行动更加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二)强化使命担当。党的作风建设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深深植根于党的事业发展土壤、紧密服务于党的工作大局的实践工程。2024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时,要求我们“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中奋勇争先,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北篇章”。纪检监察机关要围绕支点建设中心大局,以作风建设为抓手,认真履行监督检查职责,督促党委、政府落实主体责任;推动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使政商交往公私分明、各尽其职、共谋发展;精准规范用好问责利器,用问责唤醒责任意识、激发担当精神。

(三)锤炼过硬本领。在高压态势下,“四风”问题隐形变异、花样翻新,腐败手段层出不穷、不断升级,迫切需要纪检监察干部夯实纪法业务基础,锤炼过硬专业素养。必须立足岗位知责于心,认清本单位、本岗位具体职能,精准定位自身角色,知道自己应该干什么,坚持敢字为先、干字当头,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奋发有为担责于身,不断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学懂政策法规、学精业务知识、补齐能力短板,努力成为本职工作的行家里手。为民解忧履责于行,持续纵深推进“群腐”集中整治,解决好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让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三、在深化内化转化上持续用力,以优良作风凝心聚力、干事创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检验理论学习成效,要看党的创新理论是否入心见行、党员干部是否做到善思善用”。推动作风建设深化内化转化,必须把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党员干部增强党性、严守纪律、砥砺作风的高度自觉,转化为履职担当、改革攻坚、为民造福的实际成效。

(一)坚持风腐同查同治。作风问题是腐败滋生的温床,“四风”不除,腐败难断其根。必须准确把握风腐一体、风腐交织的阶段性特征,以“同查”严惩风腐交织问题,以“同治”铲除风腐共性根源。要把风腐同查同治理念贯穿案件查办、警示教育、整改纠治各阶段,形成办案、治理、监督、教育的有效闭环。坚持“由风查腐”,制定必问必核事项清单,深挖违规吃喝、酒驾醉驾、审查审批走过场等背后存在的利益输送、权钱交易行为。坚持“由腐纠风”,对审查调查对象本人和涉及其他公职人员的“四风”问题同步查清、同步处置。

(二)坚持严管与厚爱相结合。遵规守纪是干净干事、大胆干事的前提,优良作风是履职尽责、攻坚克难的保证。必须严肃查处违规吃喝、公款旅游及其隐形变异问题,专项整治违规打牌和赌博问题,形成有力震慑,引导党员干部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把心思和精力用到干事创业上。同时,把严格管理和鼓励担当作为统一起来,细化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健全容错纠错机制,激励党员干部开拓进取、干事创业,旗帜鲜明为行动派、实干家撑腰鼓劲。

(三)坚持弘扬新风正气。当前,一些地方和部门享乐主义、奢靡之风不时抬头,隐形变异行为潜滋暗长,必须贯通办案、治理、监督、教育,实现标本兼治、系统施治。进一步延伸拓展学习教育内容,将学习教育与清风咸宁建设一起抓,充分挖掘咸宁廉洁文化资源,分行业分领域深化纪律教育产品开发,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同时,紧盯婚丧嫁娶大操大办、薄养厚葬、“带彩娱乐”等重点问题强化监督治理,以推动移风易俗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逐渐形成党风清正、民风淳朴、乡风文明的新气象。


分享到: